Thursday, April 10, 2008

book review

我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找《孔乙己》,不过出来的总是英文或是繁体字的版本。所以在这里就翻译英文的版本。我觉得鲁迅的《狂人日记》比《孔乙己》有趣得多。因为那个狂人其实一点也不“狂”,他的道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其实相当正确。人们认为他狂,那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无知。可是《狂人日记》比《孔乙己》难翻译,所以我选《孔乙己》写读后感。即使如此,翻译起来仍然很难,因为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将作者原本的意思表达出来。

选《孔乙己》的原因来源于我对中国文学的兴趣。高中的时候喜欢中国著名作品,只是那时还不懂中文,只能读越南语版。这样或许体验不到《孔乙己》内涵和美丽。现在有机会将这个愿望实现,真的很高兴。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红楼梦》。初中看过‘红楼梦’电视剧, 很喜欢。我想《红楼梦》原文应该非常有趣。也期盼着能将它看懂。可是《红楼梦》里用的语言,比起‘孔乙己’来说将非常难懂。我的汉语真的还路漫漫其修远。

《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台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壶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址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我到今天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高高的,青白脸色。皱纹时间常有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破又脏,似乎十多年没有,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笑,对柜里说:‘温两碗酒。’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说:‘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说:‘你怎么这佯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幸而写得一笔好字, 便替人家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现钱,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佯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吗?’我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我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我们掌柜也不将茴香豆上帐;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药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突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掌柜说:‘哦’

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 折了腿。

后来呢?

后来打拆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突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看了我说着:‘温一碗酒。’掌柜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块钱呢!’ 孔乙己答着:‘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并常一样,笑这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他的眼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址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时泥,原来他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儿,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白址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药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死了之后也没有人关心和提起他的名字,竟然他们只是猜想孔乙己死了,因为他不到咸亨酒店来喝酒;要是孔乙己不死,去了别处,不会有人关心!这难道不是人间最可悲的事吗?“他还欠十九个钱’……他的生命代表着当时社会其他同样不成功的读书人,除了看书无路可走,所以被人瞧不起, 对他一点也不公平!但在这佯的社会,只有金钱和名利被人看得起。否则,就是一生无名。真是无奈啊……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一件难忘的事

小时候呢我特别喜欢猫咪。家里有一只,长大了之后还生了四只小猫。那时我高兴极了,每天一下课回家就跟四只小猫一块玩,还特地为它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篮子当“温暖窝”。刚生下来的第一周,还没能睁开眼睛,也不能吃东西,于是呢我每天就喂牛奶给他们喝。第二个星期,他们长大了一点点,也能吃点饭了。除了睡觉的时候,总是跟着我玩。那只黄色的非常活泼,又很聪明。我教它爬楼梯,一点也不怕,学得可快了。其它三只却怎么也学不会。聪明的那只会爬上楼,从此便常常来我房间玩。我替它取名叫小明。一天一天,小明跟我越来越亲密。虽然作为动物,不能说话,但是它任何时候都呆在身边陪伴着我。看着我的一切和一切。在我犯错误被妈妈理骂的时候,总是它到我脚边来安慰我陪伴我。

小明是我最好的朋友。

只是我们小小的天堂仅仅拥有两个月短暂的生命。出生两月后的某天,小明吃到鱼骨。 我想是我一时大意忘记将骨捡出来扔掉。它突然变得不能吃饭,也不跟我玩。我非常地担心。爸妈以为它被那鱼骨卡住了喉咙,安慰我说:会没事的。我听他们的话,每天给小明喂牛奶喝,祈祷它早点恢复起来。过了三天,小明一点也不见好转,父母却不准带它去看兽医,因为那时对我家来说,看兽医太贵了。他们说,反正除它之外还有其它三只。

结果在第四天的下午,小明死了。他在临死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我,那双瞳孔似乎在向我呼唤着生命,呼唤着我们小小的天堂。

我哭了两天。

自责是我的粗心带走了我最好的朋友。而从此,我再也不养任何宠物了。宠物店里活泼的小猫们总令我想起我与小明的点点滴滴。看着那些街头流浪的小猫,瞳孔里竟也泛着小明临死前的眼神。。。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什么样的距离最远?

有一个女孩从前除了学习没想做别的事情。她在高中时,又非常努力,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她很高兴, 一个人到新加坡读书。 刚开始的,她遇到不少困难。 大学的功课很多,课外活动也很忙。因为对中国的文化很有兴趣, 于是一直很想学中文所以她上大学就读中文。在新加坡学中国话比较容易因为新加坡居住了很多华人和很多马来西亚华裔来这儿工作,学习。在女孩的宿舍里有很多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其中一个叫做叶忠礼。 那个男孩对她有一点儿特别。

从第一次认识,女孩和忠礼发现了他们有很多共同爱好如游行,看书,等等。
虽然出生于马来西亚,他对中国的文化,风俗却了解很深,并时常向女孩介绍,也帮助她解决学习中文的困难。有什么好听华语歌曲忠礼都送给女孩,并把歌词一一翻译。一月又一月,直到大一后期,他一直是女孩的老师和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年的暑假,忠礼回马来西亚去了,女孩也回国省亲。起飞那天正好是女孩的二十岁的生日。在家父母准备好了生日宴会。她很高兴却不知道怎么地稍稍感到一点儿空虚。她觉得如果忠礼会来的话,一切就非常完美了。女孩于是给忠礼打电话。听到的第一句话却是‘你好,祝你生日快乐!’。女孩非常感动,因为他记得她的生日!忠礼还说其实他在准备给女孩打电话说生日快乐不料却她打了。然后他们这样愉快地聊天。

女孩从那天都每个星期给忠礼打一个电话,他们无话不谈。虽然身处异地,却仿佛依然在新加坡一样。第二年开始了,他们都回国立大学读书。一到新加坡就互相见面。女孩很高兴却说不出一句话。忠礼问了问她暑假也讲了讲他自己的。女孩听着忽然觉得跟他面对面聊天比电话好得多, 也觉得他长得很帅。为什么以前没注意到呢?那时女孩知道她是爱上他了。她想:‘我们却来自不同的国家,一直都用英语谈话,文化也不同。。真的了解他吗?忠礼心中有没有我吗?或许学习,相对于爱情,更重要呢?’因此女孩对忠礼还没提过任何的‘爱’。

有一天她问忠礼:‘马来西亚离我的国家远吗?’
忠礼说: ‘不远。两小时飞机就到了。你知道什么样的距离最远?’
女孩想一想就说:‘可能是生与死的吗?’
忠礼说: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死相隔或海角天涯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女孩听着,正站在忠礼的面前微笑。

Saturday, September 8, 2007

我小时候最爱的故事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你们一定都听过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可是你们听过或是看过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了吗?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对于这个故事,有不少不同的版本。我看过在一个中文课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版本, 觉得这是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在课本书呢。这里讲个大家听听:

古时候有个姑娘叫祝英台,17岁了,长得又漂亮又聪明。他非常想念书。但在那个时候,女子到外地上学很难。为了能去上学,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打扮男孩子,到学校去念书。

在路上,她遇到了一个青年,他叫梁山伯,18岁,也是到这所学校念书。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谈,很快就成办好朋友。到了学期以后,他们就住在一起,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两个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感情越来越深。但是,梁山伯一直不知道祝英台是一个女的。

有一天,祝英台接到父母的一封信,让她快回家去。在离开学校以前,她告诉她师母:她是女孩子,她和爱梁山伯。

祝英台离开学校那一天,梁山伯送了她,两个人都不想分开。在路上,祝英台多次向梁山伯暗示,她是个女孩子,但是梁山伯一点也不懂她的意思。他们看见一口开,两个来到开边,看到水里面年轻可爱的凉山伯和聪明漂亮的祝英台时,祝英台说:‘你看,咱们多么像一对夫妻啊’梁山伯听完以后很不高兴。他说:‘你为什么把我当作女的?’祝英台请他别不高兴,说家里有一个妹妹,长得跟她完全一样,要是梁山伯喜欢,就快点儿到她家去求婚。梁山伯很高兴,就同意了。

祝英台回到家以后,才知道父亲叫她回来时她跟一个大官的儿子结婚。祝英台不同意,她一定要等着梁山伯。

祝英台走了以后,梁山伯非常想念她。他想等学完了以后就去看祝英台,同时向她妹妹求婚。有一天,师母把祝英台的离开时的话告诉梁山伯。梁山伯听了以后,高兴极了,决定马上就去找祝英台。来到祝英台的家,祝英台流眼泪告诉他,父亲要她跟一个大官的儿子结婚。梁山伯听了以后,非常痛苦,回到家里就病了。不久,就死了。听到梁山伯死了,祝英台哭了几天几夜。后来她不哭了。她对父亲说:‘我可以跟大官的儿子结婚,但是结婚那一天,花轿一定要经过梁山伯的墓地。不然,我对不起梁山伯。’父亲同意了。结婚那天,花轿经过梁山伯墓地时,祝英台从花轿里走出来,跪在墓前大哭。一会儿,忽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梁山伯的墓开了,祝英台马上跳进去,墓很快又合上了。

风停了,雨也停了。墓地上都是花,一对非常漂亮的蝴蝶在花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第一次听过这个故事是看电影了。可是电影中的故事有一点儿不同。祝英台不是跟一个大官的孩子结婚,是跟一个也很聪明和爱的同学叫马稳态。马文态比祝英台聪明更多,他发现祝英台是女的,也知道她很爱梁山伯,不爱他。他主动跟祝英台的父亲商量他跟祝英台结婚。马稳态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因此他答应要给祝先生富翁的生活,祝先生就马上同意了。电影中故事最后跟课本中故事一样, 梁山伯听到祝英台跟妈稳态结婚也很痛苦,就死了,祝英台婚礼的那天也经过梁山伯的墓地,也死了,他们死了以后办成一对蝴蝶。那时候我是很小的,对这个故事没有很多的感情。那时,我还觉得马文态跟祝英台结婚时对的因为电影中马文台比梁山伯更多可爱,聪明呢!现在长大了,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也有很多痛苦。每次看到蝴蝶,我都记得这个故事。

上个学期,在中文二,我的剧作业,我跟我的同学表演这个故事。我还记得当时我找到一个很好笑频在youtube。那个频是一个外国人学生的剧作业,他们也在学中文,跟我像一样。可是他们的话语比我的更多好呢。。。我很希望快点儿会那么流利说话。这里个大家看看,不好笑我给你们请反!那个频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http://youtube.com/watch?v=QpLMPkCKvGo

第二部分:http://youtube.com/watch?v=ZzBwCupqojc&mode=related&search=